9月14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大学、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联合承办的“高端工业母机论坛”在津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院士、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梅雪松、通用技术集团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大兴、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阎兵、天津市工信局装备处主任赵鹏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围绕“未来机床前沿技术与产业变革” 主题,共话高端工业母机技术突破与产学研用融合路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出席论坛并致辞。郑清春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业界同仁表示诚挚感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以及在机械工程领域取得成果,并强调本次论坛聚焦颠覆性技术、前沿突破与系统解决方案,旨在搭建一个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价值提升。

论坛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劲松、通用技术集团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大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蔡玉俊、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程强共同主持。

教育部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作题为《复杂构件激光加工在线视觉检测与导航技术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指出三维视觉引导的激光加工在航空制造领域关键零部件传统定位加工中的优势,并系统阐述了三维视觉导航的激光加工技术的技术方案、三维视觉的结构光测量、标志点的点云拼接、CAD数据模型的特征匹配与对齐等关键技术问题,展示了在涡轮叶片气膜孔加工、陶瓷型芯修型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袁松梅教授在《复合材料构件加工技术》的报告中,以复合材料核心从超声振动高效精密加工的角度分析了Al基复合材料的科学难点,围绕加工机理、加工工艺、加工装备及加工应用等理论方面阐述了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前沿研究进展,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提供关键技术参考。
哈尔滨理工大学姜彬教授作题为《高能效铣削工艺设计方法及应用》的报告,阐释了高能效铣削工艺技术的内涵、技术特征以及产品属性。精准点明了高能效铣削工艺技术存在的首要问题,为技术攻关锚定方向,介绍高能效铣削刀轨工艺协同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路径,有力推动了该技术从理论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
天津大学张大卫教授作题为《数控机床正向设计方法研究进展》的报告。阐述了高端数控机床正向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提出了贯穿设计、加工、装备过程中几何精度、热平衡、装配工艺过程精度等方面的正向设计方法和关键科学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在机床正向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
此外,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吴东旭作《超精密机床装备研发与应用》的技术报告,强调工业母机是制造基础零部件的生产工具,是制造业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分析了超精密机床的研究意义、面临挑战及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并分享了通用技术集团在超精密机床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突破。
燕山大学吴凤和教授作题为《高端装备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其工程案例》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基于数字孪生、深度学习的切削状态智能感知、切削毛刺尺寸预测与主动抑制、基于机器视觉的缺陷检测等技术研究成果,并结合高端装备故障监测、诊断及预警的相关工程案例,展现了智能化技术在工业母机领域的实践价值。
武汉理工大学郑方焱教授作题为《重载等材成形装备高刚度设计与控制技术》的学术报告,介绍了重载等材成形装备的研究现状及技术痛点,并分享了重载成形机器人的高性能设计及高精度控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及产品应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王铁钢教授在《高效干切削难加工材料的刀具涂层研发》的报告中,直击高硬度、高韧性及高耐热能力的涂层刀具研发是金属加工领域的技术难题,重点介绍了预氧化AlCrVTiSiN/AlCrVTiSiON双层涂层、多层涂层、Mo元素掺杂型自润滑涂层刀具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解决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难题提供了技术方向。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凝聚了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共同绘制中国工业母机技术创新的宏伟蓝图、推动我国工业母机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